藕节辫状河发育和演变过程的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向阳1; 朱乐奎2; 陈东2![]() |
刊名 | 水科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29期号:006页码:810 |
ISSN号 | 1001-6791 |
英文摘要 | 利用室内概化模型试验,研究了"藕节"辫状河的发育和演变过程。从初始顺直小河开始,以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枯水期和洪水期流量为背景,概化试验入口水沙条件,成功塑造了具有典型藕节的辫状小河。模型小河的试验发现:① 原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发育对辫状河道"藕节"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② 结合自然河流和试验小河,"藕节"河段形态特征系数I与河道稳定性参数θ呈较好的非线性关联性,说明辫状河道除了沙粒阻力和床面形态阻力,也可以采取断面形态一收一放的"河势形态阻力"方式消耗,制衡部分水流能量;③ 流量过程是控制河段形态特征的决定因素之一,大洪水不仅破坏了原交错边滩的特点,也使"藕节"形态遭到破坏;但在中小流量下,河段保持了较好的"藕节"驻点、"藕身"收放的特点。本研究对黄河下游收放相间的"藕节"河段防洪起到借鉴作用。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524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向阳,朱乐奎,陈东,等. 藕节辫状河发育和演变过程的试验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18,029(006):810. |
APA | 李向阳,朱乐奎,陈东,&刘萌.(2018).藕节辫状河发育和演变过程的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029(006),810. |
MLA | 李向阳,et al."藕节辫状河发育和演变过程的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 029.006(2018):8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