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近35年青藏高原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魏彦强1; 芦海燕2; 王金牛3; 孙建4; 王旭峰1
刊名草业科学
出版日期2019
卷号036期号:004页码:1163
ISSN号1001-0629
英文摘要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状况被认为是指示气候及其变化的重要因子,历来受生态学及气候研究重视,而以植被带随气候暖化向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迁移为视角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指示植被带生长状况的归一化植被指数(AVHRR/GIMMS-NDVI)为分析手段,选取在气候变化中较为敏感的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分析了1981–2015年35年间其植被带生长状况的时空差异,并与其对应的87个气象站点及同化数据的气温、降水气象资料以及经济统计数据等进行对比,以此来分析植被带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结果显示:1)整个青藏高原在最近35年植被带生长状况总体上好转,这与气温及降水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以高原为整体的研究在原因解释上较为困难。由于高原内部区域间差异很大,以不同的分区来研究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及人为影响的响应无论在空间变化差异还是在原因解释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在高原中部及其西南部的高海拔地区,植被带出现了普遍的增长,暖湿化的气候趋势是其主要原因。即气候暖化使得高海拔地区严寒的植被生长环境改善,林线上升,植被带扩展,NDVI增加。3)在高原东北部、东部边缘区及其东南部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其植被带普遍出现了退化趋势,与缓慢的气候变化相比较,人口增加等人为干扰因素的增强是其主要原因。即气候变化使得一些地区适宜于人类游牧和定居,人口迁入,城市化发展,当对植被带的影响超过了其承受能力时则出现逆转现象,植被带退化,NDVI减少。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6352]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兰州大学
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魏彦强,芦海燕,王金牛,等. 近35年青藏高原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J]. 草业科学,2019,036(004):1163.
APA 魏彦强,芦海燕,王金牛,孙建,&王旭峰.(2019).近35年青藏高原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草业科学,036(004),1163.
MLA 魏彦强,et al."近35年青藏高原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草业科学 036.004(2019):116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