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lucc过程对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基于气候观测与遥感土地利用动态观测数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纪远![]() ![]() ![]() ![]() |
刊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05 |
卷号 | 35期号:6页码:483 |
ISSN号 | 1006-9267 |
英文摘要 |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气候观测数据和遥感土地利用动态观测数据的支持下,计算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LUCC过程直接导致了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和区域分布的变化,总体趋势是南减北增,总量净增加2622万吨;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转化过程中,耕地扩张和农田损失是导致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扩张使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增加8335万吨,占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的3.50%,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农林、农牧交错区和沙漠绿洲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大面积的农田开垦所导致;农田损失使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减少5713万吨,占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的2.40%,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陇中、东南沿海、四川盆地东南部以及乌鲁木齐—石河子一带,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城市扩张明显,城乡建设用地大量侵占耕地的缘故.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758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纪远,徐新良,庄大方,等. 20世纪90年代lucc过程对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基于气候观测与遥感土地利用动态观测数据[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35(6):483. |
APA | 刘纪远,徐新良,庄大方,&高志强.(2005).20世纪90年代lucc过程对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基于气候观测与遥感土地利用动态观测数据.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5(6),483. |
MLA | 刘纪远,et al."20世纪90年代lucc过程对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基于气候观测与遥感土地利用动态观测数据".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5.6(2005):48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