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GIS的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路茜2; 盖艾鸿2; 刘玉洁1; 马志昂3; 潘韬1
刊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8
卷号053期号:002页码:113
ISSN号1003-4315
英文摘要【目的】揭示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过程,探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方法】GIS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结果】2000-2013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表现为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各地州市的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较为频繁,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相对比较平稳;林地和草地占总面积的84%以上,构成区域景观的基质,耕地的破碎度最大,而建设用地最为集中,水域的斑块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由2000年的100增加到了2013年的537,耕地、林地和草地这三类景观要素复杂程度最高,最不规则;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2000年分别为1.0634、0.5935,2005年均升高,2013年则分别降至1.118、0.624,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研究区域内景观趋于均匀,占主体地位的景观要素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差异减小;【结论】土地利用变化使景观破碎度增强,景观类型不规则,景观要素呈现均衡化分布的趋势.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8957]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甘肃农业大学
3.深圳市龙华新区城市建设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路茜,盖艾鸿,刘玉洁,等. 基于GIS的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053(002):113.
APA 路茜,盖艾鸿,刘玉洁,马志昂,&潘韬.(2018).基于GIS的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053(002),113.
MLA 路茜,et al."基于GIS的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053.002(2018):1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