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珠江三角洲地区登革热流行风险空间模拟与预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郑斓2; 任红艳2; 施润和3; 鲁亮1
刊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9
卷号021期号:003页码:407
ISSN号1560-8999
英文摘要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已在中国南部地区形成疫情高发区,并对中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形成了一定的威胁。登革热主要受到区域内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探究登革热疫情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流行风险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是有效开展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收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2010-2014年的登革热病例资料和土地利用、人口密度两种社会经济要素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回归(LUR)模型以分析登革热疫情与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SLEUTH模型获取的2030年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于人口密度预测模型获取的2030年人口密度数据,预测珠江三角洲地区2030年登革热疫情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社会经济要素对登革热疫情空间分布的影响在不同范围内存在差异,半径分别为10、7、10、2和1 km的缓冲区内的人口密度、草地、城镇用地、林地和耕地进入LUR模型并对疫情有显著的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0.473、0.818、-0.642和-0.403),所构建的LUR模型效果较好(调整R^2为0.796,F=390.409,P<0.01),留一交叉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7046,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精度达到0.7101。2030年城市空间扩展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以及广佛的交界地区,而登革热风险预测模型表明2030年登革热疫情风险较大的区域与珠江三角洲城镇用地占比、人口分布较高的地区有高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广佛地区。因此,LUR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登革热疫情的空间分布,从而为当地卫生部门防控登革热提供方法支持。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9098]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华东师范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斓,任红艳,施润和,等. 珠江三角洲地区登革热流行风险空间模拟与预测[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021(003):407.
APA 郑斓,任红艳,施润和,&鲁亮.(2019).珠江三角洲地区登革热流行风险空间模拟与预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021(003),407.
MLA 郑斓,et al."珠江三角洲地区登革热流行风险空间模拟与预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021.003(2019):4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