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潜力对气候波动响应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韩荣青2; 郑度1![]() ![]() ![]() |
刊名 | 资源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4 |
卷号 | 000期号:012页码:2611 |
ISSN号 | 1007-7588 |
英文摘要 | 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且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潜力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逐级递减的机制法模型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修正计算太阳辐射的系数a和b,并划分不同土壤有效系数指标区来构建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1995年和2005年的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等4个逐级递减层次的生产潜力,并分析1995-2005气候变化对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四个层次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区域的作物有效生育期增加,并且有效生育期初日时间逐渐提前,而终日时间相应推迟;同时生育期时段内的日照时数增加;而作物有效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总体减少,且大部分地区降水多集中在有效生育期内。降水减少是整个研究区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各气象因子的变化整体上有利于生产潜力的增长。气候波动使得光合、光温、土地3个层次的生产潜力增长,使得气候生产潜力降低。对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4个层次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从对水田和旱地的影响看,气候波动导致水田光合生产潜力比旱地的增加更多;而气候波动使旱地的光温生产潜力比水田的增加更多;气候波动导致旱地的气候生产潜力比水田的减少更多;气候波动导致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增加,但水田的土地生产潜力减少。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1576]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山东师范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韩荣青,郑度,戴尔阜,等. 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潜力对气候波动响应研究[J]. 资源科学,2014,000(012):2611. |
APA | 韩荣青,郑度,戴尔阜,吴绍洪,&赵明华.(2014).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潜力对气候波动响应研究.资源科学,000(012),2611. |
MLA | 韩荣青,et al."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潜力对气候波动响应研究".资源科学 000.012(2014):26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