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呼伦贝尔农垦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发展模式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钟林生1; 曾瑜皙1; 肖练练1; 赵丹阳2
刊名科学通报
出版日期2018
卷号063期号:017页码:1740
ISSN号0023-074X
英文摘要运用核密度估计、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农垦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垦区优势旅游资源是建筑与设施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大部分旅游资源为普通级.垦区旅游资源集中在大兴安岭两侧,沿交通与河流分布,形成岭东北、岭东南、岭西北、岭西南4个聚集区.结合"点-轴"理论,构建了农垦旅游发展的"点-轴-功能区"空间模式,其中,旅游发展节点为谢尔塔拉湿地、绰尔河湿地等重点旅游地及甘河农场、那吉屯农场、陶海牧场、拉布大林农场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发展主轴依托G111,G301,S201,S301等4条交通干线,旅游发展次轴依托岭西北通道、岭西南通道、岭南通道;旅游发展功能区为岭东北、岭东南、岭西北、岭西南等旅游功能区.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1735]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钟林生,曾瑜皙,肖练练,等. 呼伦贝尔农垦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发展模式[J]. 科学通报,2018,063(017):1740.
APA 钟林生,曾瑜皙,肖练练,&赵丹阳.(2018).呼伦贝尔农垦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发展模式.科学通报,063(017),1740.
MLA 钟林生,et al."呼伦贝尔农垦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其发展模式".科学通报 063.017(2018):174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