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继来2; 刘彦随3![]() ![]() |
刊名 | 自然资源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33期号:11页码:1861 |
ISSN号 | 1000-3037 |
英文摘要 | 系统研究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的时空耦合关系,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理论基础。论文利用人口统计数据与土地调查数据,基于弹性系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量的时序变化特征、空间分异规律和耦合关系类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07—2015年,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以1.94%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8 a间共增加257.27万hm~2;2)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和农业户籍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以年均4.61%和1.98%的速度增长,两者差距以年均16.2%的速度逐年拉大;3)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常住人口数量耦合类型在全国尺度上为G类(用地面积增加,人口数量减少,且前者增长率小于后者)失调发展类型,在省域尺度上都是失调发展类型,主要是G类和H类(用地面积增加,人口数量减少,且前者增长率大于后者)失调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业户籍人口数量的耦合类型在全国尺度上为H类失调发展类型,全国93.55%的省份为失调发展类型,失调类型以A类(用地面积增加,人口数量增加,且前者增长率大于后者)和H类为主。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量耦合关系呈现失调发展态势,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200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武汉大学 3.北京师范大学 4.华中农业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继来,刘彦随,李裕瑞,等. 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1):1861. |
APA | 刘继来,刘彦随,李裕瑞,&胡银根.(2018).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自然资源学报,33(11),1861. |
MLA | 刘继来,et al."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自然资源学报 33.11(2018):186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