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草地环山样带异质坡向上3种植物的株高、叶片性状与生物量分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周天阳2; 高景2; 贺俊东2; 薛晶月2; 孙建1; 王金牛2; 徐波3; 谢雨2; 吴彦2 |
刊名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24期号:003页码:425 |
ISSN号 | 1006-687X |
英文摘要 | 为了解坡向异质性生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岷江源区的研究样地内,沿山脊划分出东南、西南和东北3个坡向,每个坡向上选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盘花垂头菊(Cremanthodium discoideum Maxim.)和滨发草(Deschampsia littoralis)3种常见物种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株高、叶片性状和生物量分配的变化,并测定不同坡向土壤环境因子.结果显示:不同坡向间土壤环境差异明显;珠芽蓼和滨发草的株高在不同坡向上无显著差异,而盘花垂头菊株高依次为西南坡〉东南坡〉东北坡,3种植物比叶面积(SLA)均有显著变化且变化趋势均不同,在东北坡上珠芽蓼(161.30±5.44 cm2/g)和盘花垂头菊(151.26±3.36 cm2/g)具有最小的SLA,而滨发草(212.97±11.39 cm2/g)最大;珠芽蓼的地下生物量高于地上生物量,而盘花垂头菊和滨发草地下-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则相反,3种植物的地下生物量比例在温度最低的东北坡均达到最高;珠芽蓼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在不同坡向皆为等速生长,而其余两种植物在个别坡向上呈现异速生长,且均为地下生物量积累速率大于地上部分.因此,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的不同坡向生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影响,上述3种植物的株高及叶片性状对不同坡向的响应具有特异性,而在温度较低的坡向上3种植物均偏向把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地下部分.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307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阿坝师范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天阳,高景,贺俊东,等. 高山草地环山样带异质坡向上3种植物的株高、叶片性状与生物量分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024(003):425. |
APA | 周天阳.,高景.,贺俊东.,薛晶月.,孙建.,...&吴彦.(2018).高山草地环山样带异质坡向上3种植物的株高、叶片性状与生物量分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024(003),425. |
MLA | 周天阳,et al."高山草地环山样带异质坡向上3种植物的株高、叶片性状与生物量分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024.003(2018):42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