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蒸散比和气温模拟藏北高寒草甸的光能利用效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付刚; 沈振西![]() ![]() ![]() ![]() |
刊名 | 自然资源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2 |
卷号 | 027期号:003页码:450 |
ISSN号 | 1000-3037 |
英文摘要 | 光能利用效率(1ightHSeefficiency,LUE)是指初级生产力与植被冠层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photosyntheticallyactiveradiation,APAR)之比,对LUE的准确定量化模拟是定量化模拟初级生产力的基础。研究利用一个基于通量观测的LUE模型(EC-LUE)模拟了2004-2005年藏北高寒草甸的LUE,该模型的参数只有蒸散比(EvaporativeFraction,EF)和气温(airtempera-ture,L),盯和L分别为最大光能利用效率(maximumlightuseefficiency,LUEmax)的水分和温度胁迫因子,在研究中LUEmax取0.85gC/MJ。EF和T对LUEmax的胁迫作用存在两种方式:连乘方式和最小限制因子方式,这两种方式模拟的光能利用效率分别记为LUEmultipEC和LUEminEC,并与通量观测数据估算的LUE(LU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UEmiaEC显著高估了LUEEC,而LUEEc和LUEmultipEC,邮差异不显著;LUEmultipEC和LUEminEC“c分别解释了89%以上LUE£c的季节变化;EF显著地解释了土壤表层含水量、比湿,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相对湿度的季节变化;相对于水分胁迫因子,温度胁迫因子更能够解释LUE。的季节变化。因此,EC-LUE模型可以定量化高寒草甸LUE的季节变化,同时EF可以定量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水分状况的季节变化。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342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付刚,沈振西,张宪洲,等. 利用蒸散比和气温模拟藏北高寒草甸的光能利用效率[J]. 自然资源学报,2012,027(003):450. |
APA | 付刚.,沈振西.,张宪洲.,石培礼.,何永涛.,...&周宇庭.(2012).利用蒸散比和气温模拟藏北高寒草甸的光能利用效率.自然资源学报,027(003),450. |
MLA | 付刚,et al."利用蒸散比和气温模拟藏北高寒草甸的光能利用效率".自然资源学报 027.003(2012):45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