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洼重度盐碱地滴灌垄作模式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董世德; 万书勤![]() ![]() |
刊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40期号:008页码:82 |
ISSN号 | 1000-1522 |
英文摘要 | 【目的】"滴灌+高垄"模式下盐碱地垄沟栽种的苗木初始成活率高,而一段时间后成活率大幅降低,为研究清楚垄沟苗木死亡原因,开展了"滴灌+高垄"模式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方法】田间原土起垄后分别在垄面和垄沟铺设滴灌带,在保证滴头附近不出现大面积明水前提下持续滴灌,根据湿润锋运移和水盐运动情况连续取土样,分析垄体和垄沟盐分运移规律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当灌水量不超过41.4 mm时,水平湿润锋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增加,垄体滴头下方形成一个高土壤含水量、低土壤盐分区,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该区向横向和纵向不断扩大。当灌水量达到84.3 mm时,土壤质量含水率等值线由原来的椭圆形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面滴灌形成的湿润锋与垄沟滴灌形成的湿润锋搭接,土壤盐分在湿润锋搭接处聚集。当灌水量达100.9 mm时,垄体盐分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不断向土壤深层和垄沟迁移,盐分等值线图由双"U"型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体淋洗下来的盐分向垄沟大量聚集。当累计灌水量为171.6 mm时,垄体和垄坡大幅度脱盐,ECe较初始值降低62.9%。【结论】垄作滴灌灌溉对垄体和垄沟水盐运移有显著影响,垄沟盐分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过程,垄沟脱盐较垄体脱盐有延迟性。在此条件下对垄沟进行植被构建时,要避开盐分向垄沟聚集的时段,延迟于垄面种植。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486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世德,万书勤,康跃虎,等. 低洼重度盐碱地滴灌垄作模式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040(008):82. |
APA | 董世德,万书勤,康跃虎,&孙甲霞.(2018).低洼重度盐碱地滴灌垄作模式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040(008),82. |
MLA | 董世德,et al."低洼重度盐碱地滴灌垄作模式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040.008(2018):8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