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种植对盐碱荒地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性的改良效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体彬2; 康跃虎3![]() |
刊名 | 水土保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29期号:2页码:88 |
ISSN号 | 1009-2242 |
英文摘要 | 在盐碱地的改良利用过程中,需要研究土壤养分及生物学性质的变化,以评价土壤质量的演变及改良措施的可持续性。龟裂碱土重度盐碱荒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旱区宁夏平原境内,其结构极差,导水率低。2009年采用在滴头下设置沙穴的方式滴灌种植枸杞(Lycium barbarum L.),进行该盐碱荒地的开垦利用。于2011年枸杞生长季末,在不同种植年限的地块土壤剖面中密集取样,进行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种植3a的根区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未种植土壤增加63.9%和16.3%, NO_3~ --N含量亦显著增加,且表现出明显的随水迁移性。由于CaCO_3的存在,未种植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低,滴灌种植后,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为未种植土壤的数倍以上,且土壤pH值的降低有利于激活原有的无效态磷,增加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未种植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极低,滴灌种植之后,根区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总之,采用滴头下浅层填沙的方式滴灌种植枸杞,可以显著改善龟裂碱土重度盐碱荒地土壤养分状况和生物学性质。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642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宁夏平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体彬,康跃虎,孙甲霞,等. 滴灌种植对盐碱荒地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性的改良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2):88. |
APA | 张体彬,康跃虎,孙甲霞,冯浩,&张建忠.(2015).滴灌种植对盐碱荒地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性的改良效应.水土保持学报,29(2),88. |
MLA | 张体彬,et al."滴灌种植对盐碱荒地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性的改良效应".水土保持学报 29.2(2015):8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