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典型集水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烁1; 王秋兵1; 史文娇2![]() ![]() |
刊名 | 应用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29期号:008页码:2615 |
ISSN号 | 1001-9332 |
英文摘要 | 土壤酶是指示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目前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还不清楚.本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普通克里格插值、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小流域0~10 cm土壤β-1,4-葡糖苷酶(βG)、β-1,4-木糖苷酶(βX)、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BH)、β-1,4-乙酰基-葡糖胺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P)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种土壤水解酶活性分别具有不同的空间异质性,其中βX、CBH和AP最优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βG和NAG最优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LAP最优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βG、βX、CBH、NAG和LAP的结构方差比C/(C0+C)分别为99.9%、99.9%、99.9%、76.3%和96.6%,具有强空间自相关性,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较小.AP的C/(C0+C)为50.0%,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较易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各水解酶活性的变程均大于采样距离,表明本研究采样方法能够反映土壤酶活性在小集水区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对NAG和AP影响显著,坡位对AP影响显著.AP与pH呈显著负相关,除NAG外,其他水解酶活性均与pH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了解喀斯特典型集水区土壤水解酶的空间分布机理提供了依据.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748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沈阳农业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烁,王秋兵,史文娇,等. 喀斯特典型集水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2018,029(008):2615. |
APA | 刘烁,王秋兵,史文娇,&张心昱.(2018).喀斯特典型集水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生态学报,029(008),2615. |
MLA | 刘烁,et al."喀斯特典型集水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生态学报 029.008(2018):26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