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模拟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黄玫![]()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6 |
卷号 | 26期号:12页码:4156 |
ISSN号 | 1000-0933 |
英文摘要 | 应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在0.1°×0.1°经纬度网格上估算了中国区域植被总生物量、地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根茎比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了植被生物量和根茎比的空间分布与水热限制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植被总生物量、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受水热条件影响明显,空间分布趋势基本相似,即在暖湿的东南和西南地区生物量大,而在干冷的西部地区生物量小。同类植被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区域差异,气温高、降水量大的区域植被生物量大;低温和干旱地区的植被生物量小。除灌木以外,植被生物量大小的空间分布受水分的影响大于温度。中国区域植被根茎比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全国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以及青藏高原东南侧一线为界线,界线东南植被根茎比较小;界线以西,植被根茎比较大。植被根茎比的空间分布与年平均气温、土壤湿度和年降水量显著反相关,水分因子对根茎比空间分布的影响大于温度。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8334]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黄玫,季劲钧,曹明奎,等. 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模拟[J]. 生态学报,2006,26(12):4156. |
APA | 黄玫,季劲钧,曹明奎,&李克让.(2006).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模拟.生态学报,26(12),4156. |
MLA | 黄玫,et al."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模拟".生态学报 26.12(2006):415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