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永勋2; 闵庆文3![]() ![]() |
刊名 | 自然资源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000期号:001页码:116 |
ISSN号 | 1000-3037 |
英文摘要 |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农村衰落已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2015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引起了众多学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但相关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一个以遗产保护为前提的特殊农村地区,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下称'三产')融合发展,如何量化'三产'融合度,研究尚待深入。基于对农业文化遗产特点、资源特征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分析,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并构建了由产业融合度与劳动力融合度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方法体系及具体核算方法。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十大片区所在的8个乡镇为对象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度分项指数间越均衡则产业融合度越高;各乡镇分项指数和产业融合度的数值皆很小,有巨大的'三产'融合发展空间;新街镇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融合度领先,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的产业融合与劳动力融合有较高的正相关性(r=0.67),显著水平在10%以下(P=0.069<0.1)。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在本地就业,对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872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永勋,闵庆文,徐明,等. 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9,000(001):116. |
APA | 张永勋,闵庆文,徐明,&李先德.(2019).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自然资源学报,000(001),116. |
MLA | 张永勋,et al."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度评价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自然资源学报 000.001(2019):1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