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利平4; 何思源1; 蒋样明4; 王拓4; 赵辉辉4; 崔伟宏4; 郑姚闽4; 海鹰2; 万华伟3
刊名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出版日期2019
卷号49期号:8页码:929
ISSN号1674-7232
英文摘要物种分布区表征物种所能分布的最大面积和最大范围,是物种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学特征,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相关学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近20年来,基于更精确的数据和更先进的分析技术,物种分布区研究非常繁荣.在不同尺度、区域和类群的研究发现,物种分布区差异巨大,小分布区的物种多于大分布区的物种,物种分布区特征受物种扩散能力、种群密度、个体大小、气候、地形及土壤等因子的影响.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更精确的大尺度物种分布数据,以生物自然地理区为研究对象,来探索物种分布区的格局及成因.物种分布区可以作为物种濒危状况的一个指示特征,指导保育策略的制定,但是具体的应用方式还需要在典型物种和典型区域上进一步探索.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4137]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新疆师范大学
3.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4.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利平,何思源,蒋样明,等. 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49(8):929.
APA 李利平.,何思源.,蒋样明.,王拓.,赵辉辉.,...&万华伟.(2019).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中国科学生命科学,49(8),929.
MLA 李利平,et al."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49.8(2019):92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