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山金矿矿业活动区砷赋存的矿物特征及其对农田土壤砷累积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温其谦1; 阎秀兰1![]()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040期号:011页码:5090 |
ISSN号 | 0250-3301 |
英文摘要 | 为探索青龙满族自治县半壁山金矿矿业活动地区砷赋存的矿物特征及其对农田土壤砷的污染特征,应用矿物学和化学分析方法对矿业周边的矿石、废石、底泥、河流及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在偏光显微镜下发现半壁山金矿周边的土壤与矿石、废石中均存在含砷矿物--毒砂,且废石中的毒砂已出现风化氧化现象,氧化的毒砂容易在土壤中迁移释放砷,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由于矿业运输活动以及土法冶炼的影响,砷主要分布在道路两旁或村民聚集地的农田耕层土壤0~20 cm,但在小巫岚村中也发现个别点位深层土壤砷含量高的现象.小巫岚村和高杖子村土壤砷的含量范围在7.2~196.2 mg·kg^-1之间,砷的超标率分别为45.9%和82.1%.根据RAC法评估,小巫岚村和高杖子村农田土壤主要处于低-中等风险,其中小巫岚村部分土壤点位已处于高风险.总体上,半壁山矿业活动周边含砷矿物毒砂部分已出现氧化现象且农田土壤砷的累积明显,可能会对当地的农作物以及长期居住在矿区周边的居民产生危害.建议对土壤-农作物-大气-人体系统开展砷的风险评估,并进一步对含砷矿物毒砂风化过程中的转换规律和机制进行研究,为耕地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469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地质大学 3.华中农业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温其谦,阎秀兰,申俊峰,等. 半壁山金矿矿业活动区砷赋存的矿物特征及其对农田土壤砷累积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9,040(011):5090. |
APA | 温其谦,阎秀兰,申俊峰,&李鸣凤.(2019).半壁山金矿矿业活动区砷赋存的矿物特征及其对农田土壤砷累积的影响.环境科学,040(011),5090. |
MLA | 温其谦,et al."半壁山金矿矿业活动区砷赋存的矿物特征及其对农田土壤砷累积的影响".环境科学 040.011(2019):509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