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幼林细根对梯度土壤水分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邹松言2; 李豆豆2; 汪金松3; 邸楠4; 刘金强2; 王烨1; 李广德5; 段劼2; 贾黎明2; 席本野2 |
刊名 | 林业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55期号:10页码:124 |
ISSN号 | 1001-7488 |
英文摘要 | 【目的】明确毛白杨细根对土壤水分的短期响应,充分了解其根系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策略,并为其人工林水分管理策略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栽植砂壤土的2年生毛白杨林分中,设置3个灌溉处理:充分灌溉(FI)、控水灌溉(CI)和对照(CK)。灌溉2个月后,在各处理林分中采用根钻法进行取样,得到不同处理、深度和水平距离的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数据。【结果】垂直方向上,各处理间细根生物量密度(FRBD)在任一土层内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各处理间浅土层水分差异较大的区域和整个根区内,细根分布深度表现出CK >CI >FI的特点,该规律在水分差异较小的区域未出现;水平方向上,CK处理下的FRBD呈现出明显的随距树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该趋势在FI和CI处理中较弱;除水平距树30 cm处CK处理的FRBD显著大于FI和CI外(P 0.05);细根分布表现出距树越远垂直分布越浅的特点;灌溉处理下,细根在滴头两侧的浅土层中大量聚集,对照处理下细根则大量聚集在靠近树体的深土层中;0~ 50 cm的任意土层内,各处理间细根形态指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林木平均生长空间内整个根区的细根总量表现出CK >FI >CI的特点。【结论】当浅土层存在短期水分差异时,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毛白杨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逐渐加深,同时向靠近树体的方向聚集;毛白杨通过调节细根分布而非浅土层内细根形态以适应水分胁迫;就细根总量而言,毛白杨会采取先小幅降低,后显著升高的调节策略。在旱季对毛白杨幼林进行灌溉时,建议采用较高频率的充分灌溉。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481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2.北京林业大学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内蒙古大学 5.国家开放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邹松言,李豆豆,汪金松,等. 毛白杨幼林细根对梯度土壤水分的响应[J]. 林业科学,2019,55(10):124. |
APA | 邹松言.,李豆豆.,汪金松.,邸楠.,刘金强.,...&席本野.(2019).毛白杨幼林细根对梯度土壤水分的响应.林业科学,55(10),124. |
MLA | 邹松言,et al."毛白杨幼林细根对梯度土壤水分的响应".林业科学 55.10(2019):1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