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四川色达县切都柯沟\7.8\泥石流灾害特性及危险性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希林2; 苏鹏程2; 吕学军2
刊名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出版日期2005
卷号25期号:2页码:152-156
关键词切都柯沟 危险度 发育阶段 危险范围
ISSN号1672-2132
其他题名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 Analysis of Qieduke Gully Debris Flow in Seda, Sichuan,China
英文摘要2004年7月8日四川色达县歌乐沱乡切都柯沟发生了中等规模泥石流,最大流速10.4 m/s,洪峰流量156 m3/s,冲出方量约7×104 m3,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泥石流稠度大,冲击力强,具有明显的直进性特征,为粘性泥石流. 切都柯沟泥石流发育阶段为壮年(偏幼)期. 切都柯沟为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该沟一次泥石流最大堆积危险范围39 902 m2,最大堆积长度284 m,最大堆积厚度4.32 m.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是在滑坡崩塌处进行加固,采取沟岸护坡等措施;二是在沟谷上游修建谷坊、拦挡坝,以降低流速,削减泥石流能量和规模.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130739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49511]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希林,苏鹏程,吕学军. 四川色达县切都柯沟\7.8\泥石流灾害特性及危险性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25(2):152-156.
APA 刘希林,苏鹏程,&吕学军.(2005).四川色达县切都柯沟\7.8\泥石流灾害特性及危险性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5(2),152-156.
MLA 刘希林,et al."四川色达县切都柯沟\7.8\泥石流灾害特性及危险性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5.2(2005):152-15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