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沟松散堆积体粒度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郭朝旭3![]() |
刊名 | 自然灾害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24期号:4页码:46-55 |
关键词 | 八一沟 粒度分析 矩法 标度分布 |
ISSN号 | 1004-4574 |
其他题名 | Research on grain-size characteristics of loose deposit in Bayi Gully |
英文摘要 | 八一沟位于地震极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云华村,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大规模泥石流。通过对现有的粒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采用矩法和标度法分析了八一沟内松散堆积体(坡积物、沟床沉积物、泥石流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最后对比分析了现有粒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八一沟上游为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和流动区,对颗粒沉积的影响较小,而下游的堆积区则对颗粒级配的改造较大。标度法可以通过幂指函数对松散堆积体的级配进行统一描述,八一沟中上游堆积土体的特征粒径D_c主要分布在10左右,这与该颗粒级配主要形成低密度泥石流的预测和八一沟已发生的泥石流密度(1.7~1.8g/cm~3)一致,说明在强降雨条件下,八一沟上游会再次诱发低密度泥石流。因此利用不同的土体粒度分析方法,可以推测松散堆积体的沉积环境及未来的活动特征。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5519264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49787]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朝旭,徐富刚,侯天兴. 八一沟松散堆积体粒度特征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5,24(4):46-55. |
APA | 郭朝旭,徐富刚,&侯天兴.(2015).八一沟松散堆积体粒度特征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4(4),46-55. |
MLA | 郭朝旭,et al."八一沟松散堆积体粒度特征研究".自然灾害学报 24.4(2015):46-5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