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堰塞湖影响区域评估及其应急预案—以汶川县磨子沟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晶晶2![]() ![]() |
刊名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13期号:5页码:935-940,952 |
关键词 | 泥石流 堰塞湖 溃决洪水 影响区域 应急预案 |
ISSN号 | 1672-1683 |
其他题名 | Assessment of influence area and emergency plan for debris-flow dammed lake-A case study in Mozi Gully of Wenchuan,Sichuan |
英文摘要 | 2008年汶川“5·12”地震后,汶川震区内大量新、老泥石流沟的泥石流活动频度增加,致使泥石流堰塞湖的形成几率也随之增大。通常泥石流所形成的堰塞体稳定性较差,从形成至溃决通常在几小时内发生,人工工程干预的可能性小。因此,做好堰塞湖溃决洪水影响区域评估和溃决洪水应急预案,成为必要且有效的减灾手段之一。但泥石流堰塞湖的溃决洪水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洪水,也不同于人工大坝的溃决,是过去应急预案研究中较少涉及的灾种。选择汶川磨子沟作为研究对象,在泥石流堰塞湖溃决危险性评估基础上提出溃决洪水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和方法:首先确定泥石流堰塞湖可能溃决的最大洪峰流量、淹没高度、泛滥范围和持续时间;其后,实地调查居民点,圈定洪水淹没范围和危险区人口数,并根据地形条件制定可能的撤退路线;最后,结合政府部门的行政安排,制定险情通报程序、险情发生安全保障措施和预案启动、结束的时间节点。试图为其余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危害应急预案制定提供借鉴,提升应对突发泥石流堰塞湖溃决事件的效率。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5536172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0171]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晶晶,孙正超,程尊兰. 泥石流堰塞湖影响区域评估及其应急预案—以汶川县磨子沟为例[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5):935-940,952. |
APA | 刘晶晶,孙正超,&程尊兰.(2015).泥石流堰塞湖影响区域评估及其应急预案—以汶川县磨子沟为例.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13(5),935-940,952. |
MLA | 刘晶晶,et al."泥石流堰塞湖影响区域评估及其应急预案—以汶川县磨子沟为例".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13.5(2015):935-940,95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