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太魁4; 朱波4![]() ![]() |
刊名 | 土壤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12 |
卷号 | 43期号:6页码:1422-1426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 紫色土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
ISSN号 | 0564-3945 |
其他题名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on the Contents of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
英文摘要 | 以我国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背景,研究了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显著影响。DOC含量呈现菜地>果园>水田>林地>旱地的趋势;MBC含量为水田>果园>菜地>林地>旱地。有机物质的输入量、种植制度和土壤管理措施是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菜地、旱地、林地、果园和水田的DOC/TOC均值分别为0.58%、0.28%、0.19%、0.57%和0.28%,其相应的MBC/TOC均值分别为3.57%、3.09%、2.38%、2.67%和3.42%。经相关性分析,5种土地利用方式DOC、MBC含量与TOC之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4691701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49663]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太魁,朱波,王小国,等.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 土壤通报,2012,43(6):1422-1426. |
APA | 李太魁,朱波,王小国,&杨小林.(2012).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土壤通报,43(6),1422-1426. |
MLA | 李太魁,et al."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土壤通报 43.6(2012):1422-142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