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来源“ 指纹冶示踪技术研究综述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唐强1 ; 贺秀斌1 ; 鲍玉海1 ; 龙翼1 ; 张信宝1
|
| 刊名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
| 出版日期 | 2013 |
| 卷号 | 11期号:3页码:109-117 |
| 关键词 | 泥沙来源 "指纹" 示踪 稳定同位素 矿物磁性 生物地球化学性质 放射性核素 |
| ISSN号 | 1672-3007 |
| 其他题名 | A review of studies on catchment sediment sources discrimination with fingerprinting techniques |
| 英文摘要 | 泥沙来源“指纹冶示踪技术是综合研究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的新方法。泥沙来源“指纹冶示踪技术基于流域侵蚀产沙过程划分潜在物源类型,根据物源特性筛选具有诊断能力的“指纹冶性质,通过定量转换模型建立流域出口泥沙与内部潜在物源间的“指纹冶联系,定量描述各潜在物源对流域出口产沙的相对贡献;结合悬移质或沉积泥沙通量监测,定量分析各潜在物源对流域产沙的绝对贡献量及流域侵蚀产沙时、空变化特征。通过综述泥沙来源“指纹冶示踪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实施框架,流域尺度潜在物源类型,泥沙“指纹冶因子类别、分布特点及诊断能力,泥沙来源复合“指纹冶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泥沙来源“指纹冶示踪技术的局限性,并对泥沙来源“指纹冶示踪技术进行展望。 |
| 语种 | 中文 |
| CSCD记录号 | CSCD:4875119 |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49719] ![]()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唐强,贺秀斌,鲍玉海,等. 泥沙来源“ 指纹冶示踪技术研究综述[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3):109-117. |
| APA | 唐强,贺秀斌,鲍玉海,龙翼,&张信宝.(2013).泥沙来源“ 指纹冶示踪技术研究综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11(3),109-117. |
| MLA | 唐强,et al."泥沙来源“ 指纹冶示踪技术研究综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11.3(2013):109-1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