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水旱轮作稻田一氧化氮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于亚军2; 朱波1![]() |
刊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34期号:8页码:1603-1609 |
关键词 | NO 排放 水旱轮作稻田 影响因子 土壤水热状况 |
ISSN号 | 1672-2043 |
其他题名 | Nitric Oxide Emiss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wo Paddy-upland Rotation Systems in Chengdu Plain of Sichuan Basin |
英文摘要 | 应用静态暗箱/化学发光氮氧化物分析法分别对成都平原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两种水旱轮作稻田进行了一个轮作周期的一氧化氮(NO)排放速率定位观测,分析了NO排放速率特征及施氮、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对N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轮作稻田NO 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8.3±3.7)μg·m~(-2)·h~(-1)和(7.2±5.4)μg·m~(-2)·h~(-1),而整个轮作周期NO排放总量分别为(58.1±29.2)kg·hm~(-2)和(37.4±14.0)kg·hm~(-2)。施氮既是NO排放峰出现的主要原因,也能显著增加NO排放量,并且其增加效应在水稻季更明显。整个轮作周期NO排放量超过一半来自水稻季,旱季和休闲期NO排放量较少,休闲期NO 高排放主要是作物收获后翻地引起的,因此减少休闲期翻地次数可能会有效减少NO排放。土壤水热状况是影响NO排放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温度与NO排放速率呈线性关系,但土壤湿度对NO排放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土壤湿度条件较差的作物季,土壤湿度的提高有利于NO排放,而当土壤湿度较好时,土壤湿度的提高会抑制NO排放;同时,土壤水热状况较差也是造成土壤NO 负排放(吸收)的重要原因。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5495977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0335]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于亚军,朱波. 两种水旱轮作稻田一氧化氮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8):1603-1609. |
APA | 于亚军,&朱波.(2015).两种水旱轮作稻田一氧化氮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4(8),1603-1609. |
MLA | 于亚军,et al."两种水旱轮作稻田一氧化氮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34.8(2015):1603-16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