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转录组分析红耳龟盐度适应的离子调节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洪美玲1; 李江月1; 江爱萍1; 丁利1; 史海涛1,2
刊名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出版日期2018
卷号37期号:10页码:4297-4306
ISSN号1674-568X
关键词盐度适应 红耳龟 离子调节 转录组学
DOI10.13417/j.gab.037.004297
其他题名Salinity Adaptation in Ions Adjustments of the Red-eared Slider Turtle Using Liver Transcriptomic Data
产权排序2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原属于淡水龟类,但目前研究发现其可存活于半咸水环境中,这使得未来红耳龟可入侵的潜在范围及危害将增大。为了探究红耳龟对盐度适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应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其在不同盐度环境中参与离子调节的主要基因及通路。我们设计了三个处理组:对照组(自来水)、低盐度组(0.5%,即盐度5组)和高盐度组(1.5%,即盐度15组),慢性胁迫8周后,分析血液中无机离子、葡萄糖及皮质醇含量,并对其肝脏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盐度5组血液渗透压、[Na+]和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而盐度15组显著升高;血液[Cl-]三组间差异均显著;两个盐度处理组血液[K+]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液皮质醇含量在三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GO (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发现,参与离子调节的基因主要有电压门控钾通道亚家族5 (KCNH5)、电压门控钠通道I (SCN1B)、利尿肽前体A (NPPA)、ATP酶(ATPeFOA, MTATP6, ATP6)、葡萄糖激酶(GCK)、盐诱导激酶(SIK)、脂联素(ACDC)和类固醇17alpha-单氧酶(CYP17A)等。所筛选出的基因大多被富集到与能量代谢、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等KEGG通路类别中。综上所述,红耳龟在盐度适应过程中参与离子调节的大部分KEGG通路以及相关的生理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它能较好地适应慢性低盐度胁迫(盐度0.5%左右)。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Zo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363918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30423]  
专题食品安全与环境治理领域_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丁利
作者单位1.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口,571158;
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洪美玲,李江月,江爱萍,等. 基于转录组分析红耳龟盐度适应的离子调节[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0):4297-4306.
APA 洪美玲,李江月,江爱萍,丁利,&史海涛.(2018).基于转录组分析红耳龟盐度适应的离子调节.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7(10),4297-4306.
MLA 洪美玲,et al."基于转录组分析红耳龟盐度适应的离子调节".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37.10(2018):4297-43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