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对藻类摄食效应的室内模拟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玺4; 王斌梁4; 夏春香4; 毕永红4; 陈磊4; 胡征宇4 |
刊名 | 水生生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039期号:005页码:940 |
关键词 | 藻类 浮游植物群落 种群 鲢 摄食率 |
ISSN号 | 1000-3207 |
英文摘要 | 为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藻类的摄食作用,采用小环藻(Cyclotella)、小球藻(Chlorella)、微囊藻(Microcystis)和东湖原水开展了小规格鱼种的养殖试验,对鲢摄食和排泄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3种纯培养藻种投喂下鲢存活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小环藻组〉小球藻组〉微囊藻组;相应地,鲢对藻的平均摄食率排序也是小环藻组〉小球藻组〉微囊藻组。在显微镜下观察粪便发现大部分小环藻为空壳,一部分小球藻外部形态结构不完整,外部形态完整的小球藻则色泽暗淡、内部结构紊乱,微囊藻没有明显变化;3种藻类细胞的受损率分别为20.04%、7.13%和1.97%。叶绿素荧光活性显示,粪便中小环藻基本失去光合活性,小球藻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微囊藻活性明显降低(P〈0.05),东湖原水处理组光合活性较对照极显著降低(P〈0.01)。对东湖水饲喂试验组排泄物的检测发现,浮鞘丝藻Planktolyngya、鱼腥藻Anabeana(有破损)、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和颤藻Oscillatoria细胞受损严重;空星藻Coelastrum和盘星藻Pediastrum细胞部分破损;针杆藻Synedra、小环藻、桥弯藻Cymbella和舟形藻Navicula多为空壳。鱼粪中平裂藻Merismopedia、微囊藻、浮鞘丝藻、鱼腥藻、颤藻、卵囊藻Oocystis、栅藻Scenedesmus和衣藻Chlamydomonas在重新培养后恢复了生长。本研究显示硅藻尤其是小环藻、针杆藻和舟形藻对鲢摄食最敏感;栅藻、卵囊藻和平裂藻对摄食压力不敏感。研究表明鲢捕食对藻类群落结构有明显的改变效应,利用鲢的滤食进行藻类群落调节和水华防控具有可行性。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37392]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藻类生物学及应用研究中心_期刊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6.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玺,王斌梁,夏春香,等. 鲢对藻类摄食效应的室内模拟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5,039(005):940. |
APA | 王玺,王斌梁,夏春香,毕永红,陈磊,&胡征宇.(2015).鲢对藻类摄食效应的室内模拟研究.水生生物学报,039(005),940. |
MLA | 王玺,et al."鲢对藻类摄食效应的室内模拟研究".水生生物学报 039.005(2015):94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