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音乐经验对加工语音包络与时间精细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邢立冬生
答辩日期2020-06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导师杜忆
关键词音乐经验 语音包络 语音精细结构 频率追随响应 包络跟踪响应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学位专业应用心理学
其他题名Effects of musical experience on processing speech envelope and temporal fine structure
英文摘要

语音与音乐的加工机制是听觉系统两大重要的主题。大量研究发现音乐经验影响了语音的加工过程,尤其促进噪声中的言语识别能力。音乐经验带来的改变可能会通过促进高级认知功能(比如听觉选择注意、听觉工作记忆)和跨通道整合能力实现;也有可能通过促进了语音的声学线索(比如基频、谐波等)的加工而实现。然而音乐经验在连续语音水平是否影响了语音声学时间线索的动态加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答。

本研究将语音分解为不同的时间线索——包络与时间精细结构,并通过分频带的数量控制线索的完整程度。两种时间线索具有不同的时间动态特征与声学信息:包络是慢速变化的成分,代表了语音的能量波动,包含节奏、音节边界等信息;时间精细结构是快速变化的成分,代表语音的频谱成分,包含语调、共振峰等信息。本研究使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和脑电技术,用三个实验考察音乐经验影响语音包络和时间精细结构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实验一使用心理物理学方法测试了平衡过认知功能的音乐家与非音乐家被试对包含两种不同时间线索的语音(包络语音、精细结构语音)在三种可懂度水平(三种频带数量)和三种噪音水平下的语句复述率。结果发现音乐经验降低了对包络语句的识别率,提高了精细结构语句的识别率。同时,两组被试对噪音中自然语句的识别率没有显著差异。这提示,音乐经验可能造成了对不同语音时间线索的资源分配差异和偏向性加工。

实验二使用脑干频率追随响应技术考察音乐经验对语音皮层下加工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音乐家对语音音节的第一谐波的频率追随能力显著高于非音乐家被试,而且该追随能力与被试的音乐能力显著正相关。说明即使是声调语言母语者,对语音中与时间精细结构相关的频率信息的皮层下神经表征依然受到音乐经验的增强。

实验三使用脑电图技术考察音乐经验对连续的自然语音、包络语音和精细结构语音在安静和噪音下诱发的皮层包络跟踪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试次间一致性、神经时间响应函数与包络重构三种指标均显示,在所有条件下非音乐家比音乐家在 delta 频段(短语或语句时间尺度)与 theta 频段(音节与字词时间尺度)都具有更强的包络跟踪响应。此外,试次间一致性与时间响应函数指标与非音乐家在噪音中自然语音复述成绩相关,而包络重构精确度与音乐家在噪声中自然语音复述成绩相关。跨频耦合分析发现,delta 相位与 theta 幅度的耦合强度在音乐家中超过了非音乐家,尤其是在安静中的精细结构语音以及噪音中的自然语音中,并且安静中精细结构语音的跨频耦合强度与被试的音乐能力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说明音乐经验促进了大脑对语音包络分配更少的资源而更加利用语音精细结构的动态变化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主动预测、构建和整合不同层级的语音单元,而非音乐家则更多依赖自下而上的语音包络跟踪进行言语知觉与理解。

本研究横向比较了音乐家与非音乐家对不同语音时间线索的加工策略差异,涉及了行为以及脑干到大脑皮层的神经机制,为研究音乐经验如何影响大脑对连续语音的层级式动态加工提供了证据。

语种中文
页码63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2354]  
专题心理研究所_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邢立冬生. 音乐经验对加工语音包络与时间精细结构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