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历史重建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罗艳2,3,4; 刘申1,2,4; 傅声雷4; 王春林3; 周国逸4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9 |
卷号 | 29期号:07页码:4005-4015 |
关键词 | 颗粒有机碳 溶解有机碳 历史重建 北江流域 |
英文摘要 | 根据河流颗粒有机碳浓度(CPOC)、溶解有机碳浓度(CDOC)与河流总悬浮物含量(CTSS)和流量(Q)的关系,构建广东省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估算模型分别为:CPOC=0.0195×CTSS+0.0589和CDOC=0.0047×CTSS+0.0027×Q+0.9087。由上述模型重建了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变化历史,结果发现,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主要以颗粒有机碳形式存在;年内分布表现为汛期高于平水期;年际变化多样,但总体上均表现出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上游往下有机碳浓度有所下降,但在三水站有所回升。 |
源URL | [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3762] ![]() |
专题 | 研究领域 |
作者单位 | 1.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 30019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广东省气候中心,广州 510080; 4.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罗艳,刘申,傅声雷,等. 广东省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历史重建[J]. 生态学报,2009,29(07):4005-4015. |
APA | 罗艳,刘申,傅声雷,王春林,&周国逸.(2009).广东省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历史重建.生态学报,29(07),4005-4015. |
MLA | 罗艳,et al."广东省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历史重建".生态学报 29.07(2009):4005-4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