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林下混种群鸟巢生态位分化与共存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刊名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卷号 | 35期号:3页码:339-344 |
关键词 | 生态位 物种共存 鼎湖山 同乐大山 灰眶雀鹛 繁殖 |
英文摘要 | 鸟类混种群在热带、亚热带森林普遍存在,华南地区的集群鸟类以画眉科鸟类为主,这些集群种大小类似,食性相近,它们的生态位如何分化、共存机制如何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于2016—2017年繁殖期,用鸟巢统计法对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类繁殖生态位进行调查,通过筑巢林地、筑巢基质和筑巢高度3个生态维度,比较7种林下鸟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程度。结果表明: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在3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这可能是它成为混种群优势种的原因;在鼎湖山和同乐大山,筑巢林地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85±0.01(n=10)和0.76±0.02(n=10),筑巢基质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20±0.08(n=10)和0.23±0.12(n=10),筑巢高度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26±0.09(n=10)和0.35±0.20(n=10);虽然鸟类在筑巢林地上的生态位重叠较高,但在筑巢基质和筑巢高度上有较大的生态位分离,生态位的分离促使鸟类可以在混种群共存而避免竞争。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3917] ![]() |
专题 | 研究领域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 亚热带林下混种群鸟巢生态位分化与共存[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35(3):339-344. |
MLA | "亚热带林下混种群鸟巢生态位分化与共存".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35.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