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伞属的初步分类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王超群1,2,3; 李泰辉3; 邓旺秋3; 张明3; 黄浩3; 宋斌3 |
出版日期 | 2014 |
会议日期 | 2014-07-14 |
会议地点 | 贵州贵阳 |
关键词 | 蜡伞科 生物多样性 新种 |
页码 | 189-190 |
国家 | 中国 |
英文摘要 | 湿伞属(Hygrocybe(Fr.)P.Kumm.)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蜡伞科(Hygrophoraceae)。其子实体常艳丽,菌褶稀疏、蜡质、易碎,菌褶菌髓规则、近规则或交织状,孢子无色,担子细长,与蜡伞属Hygrophorus的主要区别为后者菌褶菌髓逆两侧型。过去,我国针对该属的研究甚少,仅报道有36个名称,且其中10个已组合到其他属,还有5个为同物异名,未有新种报道,仅有1个新组合种,即淡褐湿伞H.sublurida(Murrill)M.Zang。近年来,作者等对我国的湿伞属进行了研究,在华南、东北、西南、华中等地区共采到该属标本300份;获得100份标本的ITS和LSU序列;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鉴定有25种,已发表1个新种,即灰褐湿伞H.griseobrunea T.H.Li&C.Q.Wang,还发现6个疑似新种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狭义的湿伞属Hygrocybe s.s.(包括湿伞亚属subg.Hygrocybe和假湿伞亚属subg.Pseudohygrocybe)是单系。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属在我国东北地区较常见,而在华南地区则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已发现的新种和大部分疑似新种都采自广东和海南:我国的湿伞主要生长在林地中,与在欧洲等温带地区多生长在草地上的情况略有不同,而且它们通常生长在生态环境污染较少的地方。 |
会议录 | 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
![]() |
语种 | 中文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3996] ![]() |
专题 | 研究领域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3.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超群,李泰辉,邓旺秋,等. 中国湿伞属的初步分类研究[C]. 见:. 贵州贵阳. 2014-07-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