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含N-亚硝胺地下水与地区性癌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仑山; 岑况; 刘秀丽; 吴雪芳; 朱雪涛; 魏军晓; 陈媛; 伦知颖 |
刊名 | 地学前缘
![]() |
出版日期 | 2019 |
期号 | 2页码:335-349 |
关键词 | 地区性癌症 亚硝胺gc/el-ms/ms测定方法 饮水亚硝胺检测 含亚硝胺地下水 污染叠加 土/水富氮营养化 珠江三角洲 |
英文摘要 | 肆虐我国南方局部区数百年以鼻咽癌和肝癌为主的恶性肿瘤病,为典型的地区性癌症。本文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应用流行病学与生态地球化学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检出了病区环境水和饮水中存在致癌物质N-亚硝胺,研究了癌病区生态系统由地质构造背景、气候、水文和生态条件制约,自然形成水体N-亚硝胺的机理。实验改进、优化了环境-饮水微量亚硝胺测定方法,新建立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El-MS/MS)测定纳克级N-亚硝胺方法一次可测9种N-亚硝胺化合物,检出限达到0.34~2.19ng/L。在珠江三角洲癌病区环境-饮水中首次发现9种亚硝胺化合物,含量为307~0.34ng/L,总检出率为40%。四会等较低工业污染区古井水、手压井水和自来水的亚硝胺有相近似的含量统计特点:亚硝基二甲胺和亚硝基二正丁胺的均值和峰值为不高的超标值,均值分别为21.77和15.54ng/L。这批水样大多采自0~20m深度井水,属本区代表性特殊地质构造和气候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下水,也是研究区生产和生活开发最多的水源层;所含超标亚硝胺可能是本区数百年高发癌症的主因。近年工业发展带来的亚硝胺污染源的叠加,增高了该区环境-饮水亚硝胺超标率及癌症发病率。文中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土壤和地下水富氮营养化现象和区域氮的来源。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932]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3.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5.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仑山;岑况;刘秀丽;吴雪芳;朱雪涛;魏军晓;陈媛;伦知颖. 珠江三角洲含N-亚硝胺地下水与地区性癌症[J]. 地学前缘,2019(2):335-349. |
APA | 赵仑山;岑况;刘秀丽;吴雪芳;朱雪涛;魏军晓;陈媛;伦知颖.(2019).珠江三角洲含N-亚硝胺地下水与地区性癌症.地学前缘(2),335-349. |
MLA | 赵仑山;岑况;刘秀丽;吴雪芳;朱雪涛;魏军晓;陈媛;伦知颖."珠江三角洲含N-亚硝胺地下水与地区性癌症".地学前缘 .2(2019):335-34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