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鹤地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华俊;  陈修康;  韩博平;  罗勇;  杨浩文;  曾艳;  陈敬安
刊名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12
页码1167-1175
关键词鹤地水库 沉积物 营养盐 重金属 磷形态 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英文摘要

为揭示鹤地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特征,对水库代表性区域柱状沉积物样品营养盐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磷形态组成及其对水质的潜在影响,并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鹤地水库3个样点沉积物总氮(TN)含量在2.314~2.427 mg.g-1之间,其含量大小顺序为:湖泊区>过渡区>河流区,总磷(TP)含量在0.591~0.760 mg.g-1之间,其含量大小顺序为:过渡区>湖泊区>河流区;重金属(Cu、Cr、Pb、Zn、Cd和Hg)平均含量分别为31.094、46.85、75.615、385.739、0.624和0.171 mg.kg-1,除Cr外,湖泊区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过渡区.垂直剖面上,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均表现出表层富集的特征.鹤地水库沉积物磷形态以无机磷(IP)为主,IP又以铁铝结合态的NaOH-P为主,NaOH-P含量占到IP含量的80%以上,磷组成特点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潜在释放能力.潜在生态危害评价中,以工业化前沉积物最高背景值为参比的评价结果表明单种重金属基本属于轻微到中度污染,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表明鹤地水库沉积物尚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而以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为参比的评价表明重金属Cd和Hg均已达到强到极强污染程度,其余重金属则处于轻微污染水平,沉积物重金属综合RI值达到强到较强危害程度,这与该地区红壤中Cd和Hg的环境背景值较低有关,尽管2种参比评价结果有所不同,但均表明重金属Cd和Hg污染较其他重金属严重,对RI值的贡献最大.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996]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广东省水文局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华俊;陈修康;韩博平;罗勇;杨浩文;曾艳;陈敬安. 鹤地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2012:1167-1175.
APA 张华俊;陈修康;韩博平;罗勇;杨浩文;曾艳;陈敬安.(2012).鹤地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特征分析.环境科学,1167-1175.
MLA 张华俊;陈修康;韩博平;罗勇;杨浩文;曾艳;陈敬安."鹤地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特征分析".环境科学 (2012):1167-117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