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复合环境因子对杨树异戊二烯释放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袁相洋
答辩日期2018-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冯兆忠
关键词臭氧,干旱,氮沉降,复合作用,异戊二烯 Tropospheric O3, Drought, Nitrogen Deposition, Combined Stressors, Isoprene Emission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生态学
其他题名The effects of combined stresses on isoprene emission from poplar
英文摘要

     异戊二烯(C5H8,2-甲基-1,3-丁二烯,ISO)是单体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不仅在植物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是大气主要污染物臭氧(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对大气光化学进程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攀升的地表O3背景浓度、频发的干旱及过量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Nr)是全球普遍面临的环境变化问题。高浓度O3、干旱及过量N沉降不仅影响植物生长和代谢,还可以影响植物源ISO的合成和释放。尽管研究已开展多年,但O3、干旱和N沉降单因子对ISO的影响因试验植物、处理方式差异等尚无统一定论,而有关O3和干旱、O3和N沉降复合作用对植物ISO释放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利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法,研究地表O3浓度升高和田间适度干旱(MD),地表O3浓度升高和人工N沉降以及三者复合作用对杨树叶片ISO释放速率(ISOleaf)和整株ISO释放速率(ISOplant)的影响,对于揭示复合环境因子对BOVCs释放及空气质量优劣的影响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此外,研究利用O3梯度熏蒸实验量化杨树ISO相对释放量(ISOrelative)与O3评估指标间的剂量响应关系,初步评估当前大气O3浓度对落叶阔叶林ISO释放的区域影响,旨在全面地探讨单叶、整株及生态系统水平植物源ISO应对复合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1. 在叶片水平上,与饱和光合速率(Asat)和叶绿素含量(Chl)的响应一致,ISOleaf受到O3浓度、MD、N添加水平、叶位和采样时间的影响。高浓度O3(E-O3)显著降低杨树ISOleaf,Asat和Chl,MD和N添加显著增加叶片Asat,Chl和ISOleaf,但O3和MD,O3和N添加对ISOleaf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与上部叶位相比,O3和MD对杨树中部叶位的影响更明显。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杨树垂直剖面不同叶位ISO释放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E-O3处理下ISOleaf降低幅度更明显。ISOleaf与叶片Asat和Chl呈显著正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O3、MD和N添加水平的影响;E-O3处理下,ISOleaf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显著负相关,与gs无显著相关性,且不同水分处理和N添加量下无显著差异。

     2. 在整株水平上,O3和熏蒸时间对ISOplant和整株水平饱和光合速率(Pnplant)的降低与叶片水平保持一致,整体来看N添加和MD对ISOplant和Pnplant无显著影响。O3和MD显著降低杨树整株叶面积(Areaplant),N添加(N50)显著增加Areaplant。整株水平上,MD对ISOleaf的刺激作用补偿了MD对Areaplant的降低,N50对Areaplant的增幅没有显著增加ISOplant。与叶片水平不同,整株水平上MD缓解O3对ISOleaf的降低,故O3和MD复合对ISOplant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N50没有改变ISOplant应对O3胁迫的响应,故复合作用表现为累加效应。

     3. ISO与O3剂量响应关系实验表明:充分灌溉条件下,ISO释放与AOT40(O3小时浓度超过40ppb的累积值)和PODY(O3气孔吸收通量超过植物自身O3解毒能力Y的累积值)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非常好的匹配。NF+40(环境空气增加40ppb)和NF+60(环境空气增加60ppb)显著降低两种基因型杨树ISOleaf和ISOplant。与ISOleaf相同,ISOplant与AOT40和PODY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两种基因型杨树整株ISOrelative与AOT40的相关性具有显著差异,但与PODY间无基因型差异。考虑到ISO-POD7之间较高的R2,研究推荐POD7作为杨树ISO释放应对O3胁迫的评估指标。

     4. 区域模型评估初探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壤水分胁迫的影响下,全国大部分地区POD7低于6 mmol m-2。与未考虑环境O3胁迫的影响相比,尽管局部地区(山东和辽宁等地)ISOrelative降低幅度可达20%,但全国大部分地区ISOrelative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考虑当前大气O3浓度,2015年中国落叶阔叶林ISO释放总量在MEGAN和PS_BVOC中分别为9.01 Tg C和11.47 Tg C。与未考虑大气O3浓度的影响相比,两个模型整体降低幅度分别为0.8%和0.4%。因此,当前大气O3浓度对生态系统水平ISO释放总量的影响可以忽略。

     本研究表明未来大气污染减排措施如O3污染控制、水分灌溉策略和活性氮输入的改变如氮氧化物排放、农田施肥等都可能改变叶片或整株水平植物源ISO的释放。尽管叶片和整株水平上,O3对ISO释放速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但在考虑水分胁迫情景下,当前大气O3浓度对中国落叶阔叶林ISO释放总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复合作用对冠层和生态系统尺度植物源ISO释放的影响研究,更深入探究ISO应对环境变化或严重污染情景下的响应。

语种中文
页码192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575]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袁相洋. 复合环境因子对杨树异戊二烯释放的影响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