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放牧对不同径级胡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娟; 王健铭; 张天汉; 曲来叶; 李景文
刊名生态学杂志
出版日期2019-01-15
卷号38期号:5页码:1267-1275
关键词胡杨 放牧 真菌群落 径级
英文摘要放牧是干旱区主要的人类干扰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和组成具有重要影响。分析放牧对干旱区胡杨绿洲土壤真菌群落功能性质的影响对认识干旱区元素循环和生态系统维持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额济纳胡杨林绿洲,依据胡杨林放牧差异(牲畜的数量、放牧频率)选取3个放牧强度样地: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和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设置A(胸径:0~10 cm)、B(胸径:10~20 cm)、C(胸径:20~30 cm)、D(胸径:30~40 cm)和E(胸径:>40 cm) 5个胡杨径级,采用Biolog-FF微平板方法分析真菌群落代谢特征。结果表明:胡杨径级对其根际真菌群落代谢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解释率为7.8%;根际真菌群落代谢活性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弱(AWCD_(LG)>AWCD_(MG)>AWCD_(HG));轻度放牧情况下,胡杨径级对真菌群落代谢活性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在中度和重度放牧下,不同径级胡杨根际真菌群落代谢活性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放牧对不同径级胡杨具有不同影响,从而导致其根际真菌群落代谢活性的差异性响应;放牧和胡杨径级对胡杨根际真菌群落的总碳源利用率和各分类碳源利用率均不具有交互作用,但对功能多样性指数具有交互影响,表明各径级下,不同放牧强度没有改变真菌的整体代谢强度,但改变了真菌群落的组成结构;此外,放牧强度和径级大小主要是通过改变利用小分子碳源的真菌而影响真菌群落代谢特征的。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840]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3.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文娟,王健铭,张天汉,等. 放牧对不同径级胡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9,38(5):1267-1275.
APA 王文娟,王健铭,张天汉,曲来叶,&李景文.(2019).放牧对不同径级胡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生态学杂志,38(5),1267-1275.
MLA 王文娟,et al."放牧对不同径级胡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生态学杂志 38.5(2019):1267-127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