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定量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沈园; 李涛![]()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9-01-10 |
卷号 | 39期号:7页码:2454-2461 |
关键词 | 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生物文化多样性 空间格局 西南地区 |
英文摘要 | 自然条件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以及多民族聚居的特征使得西南地区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但当前仍然缺乏对区域生物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定量研究。以西南地区603个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探讨了西南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生物文化多样性,从而识别西南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影响。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同时也存在高低值聚类的重叠区域。高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与高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分布较为相似,而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与低文化多样性的区域分布较为接近;生物文化多样性的高低值聚类区呈现明显的片状格局。由于生境条件与人为干扰等原因,西南地区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文化多样性沿河流流向大多呈现"低-高"或"低-高-低"的变化状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三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都受到平均坡度的重要影响;多样性高的单元聚集在地形坡度大、海拔与坡度的差异程度较大而水体覆盖率较低的区域。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地理空间上的交叉重合,因此,对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统筹兼顾,并更多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视角或者途径来开展相关研究与保护实践。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937]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沈园,李涛,唐明方,等. 西南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定量研究[J]. 生态学报,2019,39(7):2454-2461. |
APA | 沈园,李涛,唐明方,&邓红兵.(2019).西南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生态学报,39(7),2454-2461. |
MLA | 沈园,et al."西南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生态学报 39.7(2019):2454-246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