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三种典型气候带凋落物层弹尾类多样性分布格局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徐艺逸; 曹敏![]()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0 |
卷号 | 40期号:14页码:5008-5017 |
关键词 | 土壤动物 弹尾类 多样性分布格局 气候带 温度 |
ISSN号 | 1000-0933 |
英文摘要 | 弹尾类是土壤动物中常见的优势类群,其作为土壤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凋落物分解、土壤团聚体形成等重要生态过程。以往对弹尾类分布格局的研究通常关注其在不同海拔梯度或者不同生境类型下的分布情况,但在不同气候带下弹尾类多样性沿纬度分布格局仍不清楚。为讨论不同气候带下弹尾类沿纬度的分布格局及其潜在的环境影响机制,于2017年10月(雨季末期)在云南省同一经度(E 101°)分布的三种典型气候带设置海拔梯度样带:热带雨林(西双版纳,800m、1000m、1200m、1400m)、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2000m、2200m、2400m、2600m)、亚高山针叶林(丽江玉龙雪山,3200m、3400m、3600m、3800m),采集凋落物层弹尾类并调查分析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凋落物厚度、土壤pH、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等环境因子。利用Berlese-Tullgren法收集土壤动物,共获得弹尾类19150只,隶属于10科29属,其中符属(39.9%,等节科)数量最多,其余优势属为棘属(21.7%,棘科)和球角属(10.1%,球角科),这3个属合计占总体的71.7%。凋落物层弹尾类的密度在亚高山针叶林明显高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弹尾类的属数排序由多到少依次为热带雨林、亚高山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弹尾类多样性的海拔格局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弹尾类的丰富度指数(Margalef's指数、Menhinick's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沿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呈单调递减格局。通过全模型子集回归筛选最佳环境模型表明,温度是影响弹尾类多样性沿不同气候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为预测不同气候带下弹尾类多样性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提供参考。 |
学科主题 | Forestr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6777809 |
源URL | [http://ir.xtbg.org.cn/handle/353005/11824] ![]() |
专题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_森林生态研究组 |
作者单位 | 1.徐国瑞,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勐腊, 云南 666303, 中国. 2.曹敏,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勐腊, 云南 666303, 中国. 3.100049. 4.北京 666303 5., 6., 勐腊 7.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8.徐艺逸,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艺逸,曹敏,徐国瑞. 云南省三种典型气候带凋落物层弹尾类多样性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2020,40(14):5008-5017. |
APA | 徐艺逸,曹敏,&徐国瑞.(2020).云南省三种典型气候带凋落物层弹尾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生态学报,40(14),5008-5017. |
MLA | 徐艺逸,et al."云南省三种典型气候带凋落物层弹尾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生态学报 40.14(2020):5008-50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