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基因表达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逸平2; 顾仁樾1; 刘宇1; 周端1
刊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出版日期2001
卷号7.0期号:008页码:14
关键词白蒺藜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性生长因子-A 中医药疗法
ISSN号1006-3250
英文摘要目的:观察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基因表达影响和机理。方法:主动脉壁形态学观察动脉粥样斑块病变程度和RT-PCR方法测定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源性生长历子-A(PDGF-A)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白蔟藜有效组分明显减少粥样斑块病变程度,降低生长因子PDGF-AmRNA表达水平。结论;白蒺藜有效组分通过调控PDGF-AmRNA基因表达水平。干预动脉粥样梗化。
语种英语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94953]  
专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上海中医药大学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逸平,顾仁樾,刘宇,等. 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基因表达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0(008):14.
APA 王逸平,顾仁樾,刘宇,&周端.(2001).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基因表达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7.0(008),14.
MLA 王逸平,et al."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基因表达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7.0.008(2001):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