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川西北剑阁县猫儿塘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正元1; 苑保国2; 黄兴3; 戴鑫2; 林巍3; 牟林3; 郄文昆3; 段新国1; 李忠权1; 李国辉2
刊名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出版日期2020
卷号047期号:003页码:257-273
关键词川西北 猫儿塘剖面 二叠系 地层划分 岩石学 古生物
ISSN号1671-9727
其他题名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Permian Formation at Maoertang section in northwest Sichuan,China
英文摘要

以川西北地区剑阁县上寺乡猫儿塘二叠系标准剖面为例,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微体古生物化石薄片观察鉴定等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将岩性特征与古生物特征相结合,并对比周边其他二叠系剖面特征,剖析了二叠系主要地层界线及区域差别,提出了川西北地区二叠系划分标准及地层划分标志。猫儿塘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中统梁山组、栖霞组及茅口组,上统吴家坪组及大隆组,与下伏地层上石炭统黄龙组假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整合接触。根据有孔虫化石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出3个有孔虫带:StaffellaNankinella带、Neoschwagerina带和Neoschwagerina craticulifera带,分别对应于早二叠世空谷阶下部、空谷阶上部和中二叠世罗德阶、沃德阶。发现了华南二叠纪标准分子Hayasakaia和Ipciphyllum,分别对应于早二叠世空谷阶和中二叠世卡匹敦阶。在大隆组中识别出长兴期2个菊石生物带:Penglaites带及Pleuronodoceras带。认为依据猫儿塘二叠系标准剖面建立各层位划分标准及划分标志是可靠的,与前人及其他剖面具有可比性,仅二叠系底界线及栖霞组-茅口组界线仍需要深入研究分析。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51211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2381]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中心
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正元,苑保国,黄兴,等. 川西北剑阁县猫儿塘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47(003):257-273.
APA 刘正元.,苑保国.,黄兴.,戴鑫.,林巍.,...&李国辉.(2020).川西北剑阁县猫儿塘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7(003),257-273.
MLA 刘正元,et al."川西北剑阁县猫儿塘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47.003(2020):257-27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