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以降糖活性为导向的瘤果黑种草籽化学成分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陈其宾
答辩日期2013-05-2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导师信学雷、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关键词瘤果黑种草籽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 有效分配时限 新骨架生物碱 Ptp1b抑制活性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有机化学
英文摘要

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为毛茛科黑种草属植物,为中亚地区民间常用名族药物。具有利尿,止痛,解痉,通乳,治疗哮喘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瘤果黑种草籽低极性组分中含有较强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抑制成分,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而其他部位的降糖活性成分尚未见研究报道。 为了寻找瘤果黑种草籽中有效的降糖成分,我们以PTP1B-321抑制活性为指标,对瘤果黑种草籽不同提取方法得到低极性部位、皂苷以及生物碱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PTP1B-321抑制活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石油醚热回流提取部位,生物碱,皂苷;低极性部位石油醚热回流提取为最佳提取方法,GC-MS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 我们率先利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对瘤果黑种草籽中复杂的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从中分离得到新骨架生物碱化合物5个,并利用1D-NMR,2D-NMR以及HRESI(+)MS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这5个新生物碱分别是:Nigelladine A (1), Nigelladine B (2), Nigelladine C (3), Nigellaquinomine (4), Nigellisoquinomine (5)。 通过对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分离结果的分析,率先提出了有效分配时限(TL)这一概念,对洗脱区带随上样量增加而变宽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对TL的固有性质进行了阐述。 通过对这5个生物碱化合物对PTP1B-321,人类醛糖还原酶(human Aldose Reductase, hAR)抑制活性以及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的筛选,发现这些生物碱仅对PTP1B-321有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药PTP1B-inhibitor(3-(3,5-Dibromo-4-hydroxy-benzoyl)-2-ethyl-benzofuran-6-sulfonicacid-(4-(thiazol-2-ylsulfamyl)-phenyl)-amide)的几乎相当。并通过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 SRB)蛋白染色法对皮肤鳞癌细胞A431增殖抑制活性进行考察,发现这几个生物碱均无抑制A431细胞增殖活性,表明这些生物碱化合物没有细胞毒性,具有成为降糖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潜力。

公开日期2013-05-31
页码157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2494]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资源化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其宾. 以降糖活性为导向的瘤果黑种草籽化学成分研究[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