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兰州湾脆蘑菌丝体培养特性及栽培驯化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胥萌萌
答辩日期2014-05-2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导师王晓军
关键词兰州湾脆蘑 Its序列 培养特性 栽培驯化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有机化学
英文摘要

兰州湾脆蘑菌肉肥厚,肉质洁白细嫩,脆嫩鲜美,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笔者于2012年秋季在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阴凉的农作物行间采集到一株大型兰州湾脆蘑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菌种,利用rDNA ITS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研究了其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特点,进而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丝生长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人工驯化与栽培研究,以期为兰州湾脆蘑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菌种鉴定。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组织分离菌丝DNA进行扩增得到序列大小为684bp的片段(GenBank登录号KF632894)。BLAST序列比对发现,组织分离菌株与荷叶离褶伞(GenBank 登录号JF908330.1)同源性为99%。系统进化树(NJ tree)分析表明兰州湾脆蘑为荷叶离褶伞的一个种。
2.生理特性研究。研究了野生兰州湾脆蘑菌丝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酸碱度五个方面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兰州湾脆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红糖,最适氮源是麸皮,最适碳氮比为50:1,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20℃-22.5℃。
3.培养基优化。Plackett-Burman试验表明,影响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为红糖、麸皮和KH2PO4。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兰州湾脆蘑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为红糖Brown sugar 30 g/L + 麸皮Bran 3.0 g/L+ KH2PO4 0.5 g/L +MgSO4 0.5 g/L+ K2HPO4 1.0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丝体菌落直径由56.50 mm增加到72.25 mm。
4.粗多糖含量的测定。经苯酚-硫酸法测定,每百克干兰州湾脆蘑含粗多糖3.41g。
5.栽培驯化研究。兰州湾脆蘑菌丝在棉籽壳、小麦、木屑、玉米杆和青干草为主料的栽培料上均可以生长,但只有在棉籽壳、玉米杆和青干草为主料的栽培料上出现原基分化且可以正常出菇,而在小麦和木屑为主料的栽培料上无原基分化。在不同栽培料配比试验得出兰州湾脆蘑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较适栽培料青干草590 g/kg,棉籽壳300 g/kg,麸皮100 g/kg,石灰10 g/kg,从接种到采收子实体约70~90 d。

公开日期2014-08-05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3437]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资源化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胥萌萌. 兰州湾脆蘑菌丝体培养特性及栽培驯化研究[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