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贝母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多倍体诱导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刘传军 |
答辩日期 | 2008-06-10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导师 | 王晓军 |
关键词 | 伊犁贝母 四倍体 秋水仙素 诱导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生物化学 |
英文摘要 | 探索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离体培养及多倍体诱导条件,为选育高产、高生物碱含量的伊犁贝母四倍体新种质奠定基础。外植体暗培养2周后转到18~20 ℃,光强2000 lx 18 h/d 的光照下培养,在MS+2,4-D2.0 mg/L +NAA0.5 mg/L诱导的愈伤组织最佳,在MS+KT1.0 mg/L +TDZ0.5 mg/L诱导不定芽效果最佳。叶片、鳞茎、茎杆、幼根,直接诱导不定芽,都获得了较高的诱导率,在MS+KT1.0 mg/L +TDZ0.5 mg/L中,不定芽诱导率为96.7%,平均每个鳞茎切块可诱导产生9个不定芽。用伊犁贝母鳞茎、单芽、愈伤、幼根诱导多倍体,效果最好的为鳞茎切块,诱导率为30%。四倍体植株组培苗与二倍体组培苗相比,株高,茎直径,叶片宽度、长度、厚度都有变化。四倍体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目多于二倍体,气孔明显增大,密度下降。对伊犁贝母根尖、愈伤、茎尖的染色体观察结果显示,四倍体苗中平均95%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48,另外有少量的细胞为二倍体细胞,高倍体细胞,以及非整倍体细胞。相同湿重情况下,四倍体的愈伤和鳞茎生物量比二倍体高。多倍体在1/2MS +IBA 3 mg/ L的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93.3%。保持20±1 ℃的温度,7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成活率较高。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组培产生的四倍体伊犁贝母鳞茎生物碱含量是对照的115.2%。四倍体组培鳞茎生物碱含量是野生伊犁贝母及川贝母的142.96%和109.88%。 |
公开日期 | 2014-10-13 |
源URL | [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3528] ![]() |
专题 |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资源化学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传军. 伊犁贝母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多倍体诱导[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