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钛酸钡钙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红光 |
答辩日期 | 2015-05-24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导师 | 徐金宝 |
关键词 | 铁电薄膜 椭圆偏振光谱仪 吸收系数 铁电畴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英文摘要 | 随着微电子学、集成光学、自旋电子器件等领域的迅速发展,电子器件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的要求使得薄膜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铁电薄膜材料因其特殊的介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等特性和相互之间的耦合功能使其在制作声表面波器件、红外热释电探测器、光波导、铁电随机存储器等多种器件上有着重要的应用。铁电薄膜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具有ABO3钙钛矿结构的BaTiO3基材料体系是铁电薄膜领域研究的重要体系之一,优异的介电、压电、热释电性能,以及无污染的优点使其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其中,0.5BaZr0.2Ti0.8O3-0.5Ba0.7Ca0.3TiO3(BCZT)材料由于准同型相界(MPB)的存在而具有出色的压电性、热释电性等特性,对其力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性能的研究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针对锆钛酸钡钙铁电薄膜在电光器件、红外探测器等光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和其光学性质研究不足的现状,本论文的研究集中在其光学性质的表征和分析。椭圆偏振测量术由于其极高的测量精度、便捷的测量方式和对样品无破坏的特点,在薄膜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一直是表征薄膜厚度和光学性质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锆钛酸钡钙铁电薄膜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结构、形貌、介电和铁电性质,使用椭圆偏振测量术详细解析了薄膜材料在不同光区和不同条件下的光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1)采用溶胶-凝胶制备工艺,以乙酸盐为原材料,乙酸和乙二醇甲醚为溶剂,乙酰丙酮为螯合剂,制备了锆钛酸钡钙材料的溶胶,然后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该材料的铁电薄膜。在950℃的退火温度下,制得的薄膜材料是四方钙钛矿结构的铁电体,室温下具有铁电性。使用椭圆偏振光谱仪测试了该薄膜材料在280 nm到850 nm范围内的光学参数,通过建立三层的光学模型和结合Tauc-Lorentz振子公式计算拟合得到材料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薄膜材料在632.8 nm处的折射率为2.15。其光带隙为4.18 eV,使该薄膜材料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宽的光谱透射范围。(2) 使用椭圆偏振光谱仪测试了锆钛酸钡钙薄膜材料在-65℃到70℃之间的不同温度场内的光学参数,通过数据的拟合最终得到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薄膜材料的折射率随着温度的上升有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在30℃左右出现一个峰值,对应于材料铁电顺电转变温度点。(3) 使用红外椭圆偏振光谱仪测得锆钛酸钡钙薄膜材料在中红外光区(2.5-12.5μm)的椭偏参数。然后通过逐层拟合,最终使用三层的光学模型和结合Brendel 振子公式计算拟合出锆钛酸钡钙薄膜材料在中红外光区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该薄膜材料在中红外光区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在红外热释电探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日期 | 2015-06-15 |
源URL | [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4263] ![]() |
专题 |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红光. 锆钛酸钡钙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