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掺杂Mn-Co-O系单片式NTC热敏电阻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贾素兰
答辩日期2011-05-3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导师陈朝阳
关键词Ntc热敏电阻 单层片式 低阻高b 多元醇法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英文摘要

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NTC)陶瓷材料在温度测量、温度控制和温度补偿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片式化技术是NTC热敏电阻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获得低阻高B型单层片式元件比较困难。 论文选择Mn-Co-O系氧化物为研究对象;以制备单层片式低阻高B热敏电阻为研究目标;以粉体材料合成工艺和掺杂改性为主要技术途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研究了金属醇盐法制备纳米颗粒的反应机理;揭示了多重掺杂对Mn-Co-O基半导体陶瓷烧结特性、显微结构以及电性能的影响;最终将Mn-Co-Zn-Cu-Al-O系半导体氧化物烧结成瓷,且保持良好的低阻高B特性。具体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探索了多元醇法合成Mn-Co-Zn-Cu-Al-O纳米粉体的工艺。制备出了纳米颗粒大小在96~160nm范围内的前躯体粉末,研究发现:该粉末有较高的烧结活性以及均匀的化学组成,经1100℃烧结后形成致密度很好的样品,比传统固相法合成粉体的烧结温度降了大约100℃。 (2) 以制备低阻高B型NTC热敏电阻为目的,采用传统固相法工艺多重掺杂制备Mn-Co-O基半导体陶瓷,研究了多种掺杂剂(ZnO、CuO、Al2O3)对Mn-Co-O基半导体陶瓷烧结特性、显微结构以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ZnO、Al2O3可以提高材料的电阻和B值,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掺入CuO时电阻和B值都减小。 (3) 研究了NTC热敏电阻的烧结工艺和老化稳定性,探讨了不同烧结时间和烧结气氛对电学参数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老化特性和γ射线照射下的稳定性。研究发现:降温速率加快和减小气氛中氧含量都有助于减小电阻率;掺杂Zn、Al可以提高电阻的老化稳定性;多重掺杂的辐射稳定性优于Mn-Co-O二元体系。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4431]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素兰. 掺杂Mn-Co-O系单片式NTC热敏电阻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