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端整合框架的科研安全生产平台设计与实现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张睿 |
答辩日期 | 2016-05-29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导师 | 董军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计算机应用 |
英文摘要 | 如今非常流行Web2.0和HTML5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Web应用的功能性和交互能力。越来越多的服务器端逻辑转移到了浏览器端来实现。浏览器的作用,已经从单纯的数据接收及展现演变成为具有强大交互能力的应用承载体。对于日渐复杂的浏览器端HTML、CSS以及JavaScript代码,需要一套更好的流程化工具来促进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能够协同、高效的进行。这其中也包括了前端代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如初始的代码结构、开发流程、前端代码自动化测试等。本文借鉴MVC的后端架构方式,通过分析传统前端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现在流行的前端设计模式,依托AngularJS、node.JS、gulp等前端技术,采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实现了前端整合框架,使得前端开发遵循模块化的开发方式,代替前端开发人员完成JS压缩合并、语法检查、文件目录管理等机械繁琐的工作,解决了前端多种端适应性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前端开发效率。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首先,按照分层架构的思想对前端整合框架各部分进行了设计。前端整合框架由基本JS框架和自动化构建以及组件模块化三部分组成。深入学习研究了前端整合框架设计的相关技术,并针对科研安全生产平台项目对前端整合框架各部分需要完成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前端整合框架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配置实现。本框架的一个创新点是对DOM节点的操作进行封装,前端开发人员无需再通过对DOM繁琐的编程操作展现业务层的系统体验,对DOM节点的操作只需通过DOM属性的方式进行标注即可。另一个创新点是配置实现了自动化构建任务,使得前端整合框架能够自动监听开发文件的更改,一旦发生改变,自动进行语法检查,文件压缩及合并、文件目录管理等多项任务,并自动在浏览器中展示修改后的效果。其次,融合组件化的开发模式,将基本页面和控制器进行封装,在开发中只需通过标签的引入并写入后端接口即可完成基本页面的开发工作。最后,以前端整合框架作为前端开发框架,设计实现了科研安全生产平台,包括危化品采购使用管理、安全责任制、量化考核、巡检、隐患整改等业务功能。其中巡检功能通过手机端及NFC功能实现,巡检人员通过扫描电子标签的方式进行日常巡检,提高巡检效率,并保证了安全信息的实时性。针对其业务层、系统架构、数据架构以及技术架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融合了基于角色的设计模式,使用户体验以个人为中心,待处理任务向当先登录用户推送,做到系统配合用户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
源URL | [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4578] ![]() |
专题 |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多语种信息技术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睿. 基于前端整合框架的科研安全生产平台设计与实现[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