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几种因素诱导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的形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梁承邺1; 欧阳叶新2; 施定基3; 胡鸿钧2
刊名武汉植物学研究
出版日期2001
卷号019期号:005页码:403
ISSN号1000-470X
英文摘要丝状蓝藻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7120)中可成功表达外源基因,但其转化和表达效率不高,改变细胞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转化和表达效率。将鱼腥藻7120藻丝体通过几种因素诱导形成短藻丝体(具有25个左右细胞),并对其光合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光和高温对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较为有效,且红光诱导在48h时,短藻丝体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达到85%;DCMU单独诱导效果不明显,适当浓度的DCMU+红光诱导时诱导效率略有增加;高温以45℃诱导12h比例最高,约达87%;高温45℃诱导时,对数生长后期的鱼腥藻7120较易形成短藻丝体。光合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诱导形成的短藻丝体光合放氧速率比正常营养藻丝体的低,这种具有光合放氧能力的短藻丝体显示出作为表达外源基因受体的可能性。
语种英语
源URL[http://202.127.146.157/handle/2RYDP1HH/9146]  
专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承邺,欧阳叶新,施定基,等. 几种因素诱导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的形成[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019(005):403.
APA 梁承邺,欧阳叶新,施定基,&胡鸿钧.(2001).几种因素诱导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的形成.武汉植物学研究,019(005),403.
MLA 梁承邺,et al."几种因素诱导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的形成".武汉植物学研究 019.005(2001):40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