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尕海湿地种子库沿水位梯度的分布格局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帆1; 刘晖2; 徐凌翔1; 程玉1; 李伟1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13 |
卷号 | 58期号:14页码:1332 |
ISSN号 | 0023-074X |
英文摘要 | 近年来,青藏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植被严重退化.种子库研究是开展受损湿地植物群落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种子库的空间分布格局对研究地表植被的分布格局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部尕海湿地作为研究地点,沿水位梯度设置沉水区以及交错区2个区域,在沉水区设置3条样线,交错区设置2条样线,探讨不同水位梯度下种子库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青藏高原东部退化湿地种子库湿地植被修复的取样策略提供依据.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样线间、不同区域间平均种子密度(P>0.05)以及相对丰富度(P>0.05)差异不显著,物种数在不同区域差异较明显(P=0.005);Shannon(H),Simpson(D)比较结果表明,交错区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沉水区;物种相似性Sorensen's比较结果仅在样线上存在差异,第一条样线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他样线差异小;以样方为单位基于TWINSPAN聚类进行的DCA分析的结果将沉水区和交错区区分开来.疏化曲线结果表明:为获得调查所观测到的最大物种数,沉水区为361个个体,交错区为304个个体;沉水区疏化曲线个体与样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旱生区域,并随着取样个体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一年生或两年生物种的物种数以及高原所特有的物种数比较结果表明,交错区物种数高于沉水区.以上结果说明,以尕海为代表的高海拔湿地种子库沿水位梯度存在带状分布格局,这一格局的存在使得地表植被存在沿水位梯度带状分布特征的潜力.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202.127.146.157/handle/2RYDP1HH/924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帆,刘晖,徐凌翔,等. 青藏高原东部尕海湿地种子库沿水位梯度的分布格局[J]. 科学通报,2013,58(14):1332. |
APA | 刘帆,刘晖,徐凌翔,程玉,&李伟.(2013).青藏高原东部尕海湿地种子库沿水位梯度的分布格局.科学通报,58(14),1332. |
MLA | 刘帆,et al."青藏高原东部尕海湿地种子库沿水位梯度的分布格局".科学通报 58.14(2013):133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