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亚热带灌丛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家湘1; 熊高明1; 徐文婷1; 李跃林2; 卢志军3; 赵常明1; 谢宗强1
刊名植物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7
卷号41期号:01页码:147
ISSN号1005-264X
英文摘要灌丛是亚热带一种重要的自然植被类型,有关其植物生活型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布设688个样点,系统调查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内灌丛维管植物生活型组成,分析其生活型谱特征、地理格局及其与水热因子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亚热带灌丛中,木本植物种数占总种数的56.37%,其中落叶和常绿木本植物种数各占33.88%和22.49%;草本植物占43.63%,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35.15%;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生活型谱表现为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一年生草本>隐芽植物>地上芽植物。(2)植物生活型主要表现为经度和海拔格局;高位芽植物随经度增加逐渐增多,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随经度增加而减少;地面芽植物和隐芽植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3)气候因子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降水量与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的相关性最大;随着最热月平均气温的升高和最冷月降水量增多,高位芽植物比例增加,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减少;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降水量可解释亚热带灌丛生活型谱地理格局变异的41.97%,其中28.35%由两者共同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受温度和降水共同影响,隐芽植物对温度梯度的反应更加灵敏,一年生植物对降水的响应更加强烈,地上芽植物不随水热梯度发生大的波动;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降水量是影响灌丛植物生活型谱地理格局最重要的水热因子。
语种英语
源URL[http://202.127.146.157/handle/2RYDP1HH/11140]  
专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3.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家湘,熊高明,徐文婷,等. 中国亚热带灌丛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J].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01):147.
APA 李家湘.,熊高明.,徐文婷.,李跃林.,卢志军.,...&谢宗强.(2017).中国亚热带灌丛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植物生态学报,41(01),147.
MLA 李家湘,et al."中国亚热带灌丛植物生活型组成及其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植物生态学报 41.01(2017):14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