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果实中花青素体的细胞学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骆彬彬3; 王冬良3; 满玉萍2; 唐徐林4; 王彦昌2
刊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2
卷号39期号:5页码:702
关键词红肉猕猴桃 ‘红阳’ 花青素体 色素体载体 液泡化
ISSN号1672-352X
英文摘要目前关于植物器官着色的生化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等已有深入了解,而关于色素积累的细胞学过程研究还十分缺乏。本研究以目前红肉猕猴桃主栽品种‘红阳’为试验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该红肉猕猴桃果实内果皮横剖面着色组织的解剖特征,并描述了花青素体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红阳’果实中色素体的形成及着色细胞分布存在组织特异性。首次在猕猴桃果实中观察到2种花青素体形态,一种是规则的圆形色素体,另一种是小颗粒色素体;本研究还观察到花青素色素体载体的形态特征及其解体与液泡化过程。‘红阳’猕猴桃开花后30 d时,果实内果皮的圆形色素体出现在维管束及其周围的小细胞里,开花后68 d,小颗粒色素体开始在大的薄壁细胞里出现;在花后117 d,维管束及其周围小细胞仍在形成大量色素体颗粒。通过电镜观察表明,在这个时期的内果皮薄壁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大量的色素体载体(AVI carriers),这些载体内存在多种不同形态的色素体,可能反映了薄壁细胞的着色过程。有的色素体仍呈现圆形,有的呈现新月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总体上载体内的这些色素体变得越来越小且越来越不规则,最终导致色素体载体不同程度的液泡化。这些结果暗示了红肉猕猴桃果实色素体的形成部位、细胞学形态特征以及色素体的解体与花青素释放过程,表现了"移位释放"的特点。
语种英语
源URL[http://202.127.146.157/handle/2RYDP1HH/16042]  
专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作者单位1.新疆阿克苏市农村能源环境监测站
2.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3.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5.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骆彬彬,王冬良,满玉萍,等. 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果实中花青素体的细胞学特征[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39(5):702.
APA 骆彬彬,王冬良,满玉萍,唐徐林,&王彦昌.(2012).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果实中花青素体的细胞学特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39(5),702.
MLA 骆彬彬,et al."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果实中花青素体的细胞学特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39.5(2012):70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