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微生境对黄梅秤锤树野生种群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世彤5; 徐耀粘5; 杨腾5; 魏新增5; 江明喜5
刊名生物多样性
出版日期2020
卷号28期号:3页码:277
关键词plant functional trait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Wild Plant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Sinojackia huangmeiensis Bayesian ANOVA lakeshore zone 植物功能性状 生态化学计量学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黄梅秤锤树 贝叶斯方差分析 湖岸带
ISSN号1005-0094
英文摘要植物功能性状可以反映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本文以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当前唯一野生种群为对象,比较了3种微生境(湖边、种群中心、耕地边)中该物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均值、种内变异和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分析了黄梅秤锤树对湖岸带微生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 3种微生境中土壤C、N、P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土壤C∶N和C∶P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叶N含量在湖边显著高于中心区域和耕地边(P 0.05);叶宽、叶长/叶宽、叶干物质含量、叶C和叶P含量在3种微生境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3)黄梅秤锤树叶片的N∶P在湖边显著高于中心区域和耕地边(P 0.05),C∶P在3种微生境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4)黄梅秤锤树叶片功能性状的总体变异程度在0.02–0.28之间,其中叶片C和N含量在湖边和中心区域的种内变异程度显著较低,表明3种生境中湖边和中心区域黄梅秤锤树种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差。(5)湖边黄梅秤锤树主要通过增加叶N含量促进生长;中心区域黄梅秤锤树主要通过增加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以及提高叶N的利用效率来提高光捕获能力促进生长;耕地边黄梅秤锤树的叶N含量和叶面积、比叶面积都处于中等水平,通过性状之间的共同作用使植株生长达到最佳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由于微地形、水位波动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差异,黄梅秤锤树对3种生境中的适应策略有所不同,并且不是通过单一性状调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是通过多种性状之间的权衡达到更好的适应效果。
语种英语
源URL[http://202.127.146.157/handle/2RYDP1HH/16257]  
专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3.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5.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世彤,徐耀粘,杨腾,等. 微生境对黄梅秤锤树野生种群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2020,28(3):277.
APA 王世彤,徐耀粘,杨腾,魏新增,&江明喜.(2020).微生境对黄梅秤锤树野生种群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生物多样性,28(3),277.
MLA 王世彤,et al."微生境对黄梅秤锤树野生种群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28.3(2020):27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武汉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