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川中丘陵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罗怀良1; 朱波2; 陈国阶2
刊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8
卷号31.0期号:004页码:476-480
关键词耕地 川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ISSN号1001-8395
其他题名Study on Cultivated Land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英文摘要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近50年来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土地利用政策变化,将该区近50年来的耕地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段(1950-1980年和1981-2001年).分别从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中选取9个影响耕地变化指标因子的22年和10年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驱动力判定,并建立相应的驱动力多元回归模型.用黑箱方法计算两个时段人类活动对耕地面积变化贡献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川中丘陵地区耕地变化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方面,近50年来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与耕地面积变化有较大的正相关;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耕地变化的贡献率不断增大,耕地变化影响因子的作用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在第一时段(1950-1980年)该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与气候条件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大,而在第二个时段(1981-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作用较大,气候条件的作用依然明显,但在程度上比第一个时段略有下降.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3342080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316]  
专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四川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怀良,朱波,陈国阶. 川中丘陵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0(004):476-480.
APA 罗怀良,朱波,&陈国阶.(2008).川中丘陵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0(004),476-480.
MLA 罗怀良,et al."川中丘陵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0.004(2008):476-48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